编者按 | 2024年10月,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国家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今年以来,各项政策“组合拳”持续更新、落地显效。
2025年时间过半,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国民经济迎难而上、稳中向好。即日起,大河财立方推出“2025‘策’动力”系列报道,观察相关政策如何因地制宜、因时施策、因势而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朱娟】降低房贷利率、加大购房补贴力度、出台“好房子”规范标准……2025年上半年,中央层面不断释放“稳楼市”信号,并持续落地具体举措;地方打出“组合拳”,因城施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出台优化政策超过340条。业内人士认为,在去年“9.26”一揽子政策支持下,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延续修复态势,止跌回稳取得一定成效,二季度以来市场压力加大。下半年,政策仍需在稳市场方面进一步加力。
加大政策优化力度
助力住房需求释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列为首位任务。在此背景下,提振住房消费仍是上半年楼市政策发力的主要方向之一。
5月7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召开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央行宣布一系列支持政策,调整后5年期以上LPR、5年期以上首套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降至3.5%、2.6%,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在此之后,不少银行迅速跟进调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多家银行将首套房贷款利率调降至3.05%。
除房贷利率下调外,多地政府进一步加码购房补贴政策,尤其是加大对多孩家庭等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
3月,义乌宣布对首次置业购买建筑面积小于150平方米且预(现)售备案总价不超过350万元的一手新建商品住房,给予1000元/平方米补贴,并对两孩、三孩家庭每套补贴10万元、20万元;4月,常州对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发放购房款总额15%,但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购房补贴;5月策略盈,绍兴柯桥区发布多孩家庭购房补贴细则,最高补贴40万元。
此外,深圳、苏州、济南、成都、西安等地通过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继续扩大住房需求。
随着各项“稳楼市”政策陆续落地生效,市场交易量有所改善,商品房销售降幅同比收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比去年同期收窄15.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9.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下降5.5%,比去年同期收窄19.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11.6个百分点。
“年初以来,市场恢复更多集中于核心城市,‘好城市+好房子’表现出较强韧性,土地市场也有所恢复,但二季度以来市场边际有所减弱。”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对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具体来看,各线城市出现明显分化,其中,一线城市总体增长,二线城市基本持平,三四线城市总体下降。
她认为,从趋势来看,政策空间及力度、市场供求关系、城市聚集效应等是影响城市市场修复节奏的核心因素,预计不同城市、不同项目分化趋势将延续,“好城市+好房子”新房市场空间仍在。
“去库存”+“好房子”双轨并行
政策加码探索房地产新模式
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消化存量房是关键一环。
从中央层面看,自然资源部、财政部3月份印发《关于做好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有关工作的通知》,支持运用专项债券开展土地储备工作,调节市场存量土地规模。
地方层面,5月,浙江、四川率先发行专项债券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发行金额分别为17.5亿元、1.7亿元,分别占各省当期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的3.2%、0.6%,(浙江、四川当期分别发行新增专项债券552.7亿元、284.3亿元),合计发行金额19.2亿元。
与此同时,部分城市通过一些创新举措在收购存量商品房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以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政策为例,截至今年5月,广州通过该专项借款已收购存量商品房超6000套用于安置。
从规模发展到存量时代,房地产行业正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其中,“好房子”建设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满足居民高品质居住需求的重要方向。
5月1日,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落地实施后,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提升有关技术措施要求。比如,北京市加快“好房子”建设,开展平原新城新建高品质住宅试点和中心城区既有住区可持续更新改造试点;杭州在满足国标基础上,鼓励项目设计创新,适当提高住宅建筑居住楼层层高,套内空间布局、架空层设置等满足多元化生活方式及公共活动需求。
58安居客研究院调研显示,61.6%的购房者将“居住舒适度”作为购房首要因素,对充足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合理的户型空间布局等层面关注度较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下半年政策有望进一步细化“好房子”标准,并加大推行力度。
加力稳楼市
河南从供需两端发力
具体到河南,“加力稳住楼市”是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涉房”内容的核心。围绕这一目标,河南打出政策“组合拳”,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行业稳中求进、转型升级。
从供给端来看,聚焦“好房子”建设,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2月印发《河南省住宅品质提升设计与建造技术导则》,通过进一步明确设计与建造要求,从规划、设计、建造阶段对“好房子”建设进行指导。
聚焦现房销售,5月,信阳率先提出按照“新老有别”的原则,对新出让土地开发的商品房,一律实行现房销售。
从需求端来看,6月初,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深入实施城市更新重点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一主两副”城市和郑州都市圈城市一半以上社区建成完整社区,其他城市建设一批完整社区。
此外,河南还通过指导各地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持续开展住房促销活动,发放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政策协同发力助推房地产市场向好发展。今年一季度,河南省新房二手房合计销售面积较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长5.2%,止跌回稳态势持续巩固,但二季度市场仍面临一定压力。这一走势与全国市场基本同步。
“房地产筑底需要一个过程,在筑底和转型阶段相关指标有所起伏波动是正常的,这也需要我们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7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责编:陶纪燕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策略盈
真牛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